在上海,當面臨婚外情問題需要合法取證時,有多種途徑和方法,但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。
最高人民法院《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》明確,只要不違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規定,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,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,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錄像也可以作為證據。這意味著,在特定情況下私自錄制的音像資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,但前提是取得方法合法合規,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或侵犯他人權益。
保證書、道歉書等書面材料,若在婚外情突然被曝光時,一方情急之下寫下表示悔改的內容,這些都是證明婚外情存在的關鍵證據。此外,單位查實職工的婚外情后對其生活作風問題作出的處理文件,也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。
嫖娼事件等通常會有警方介入,此時的警方筆錄可以作為有力證據。
雙方來往的書信、短信、電子郵件等,此類證據除書面形式外,短信、電子郵件等應先進行公證,再提交法院,以增加其可信度和法律效力。
鄰居、居委會等提供的有關證言,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被調查者有婚外戀情況。但證人需具備可靠性,證言需真實、客觀。
在對婚外情進行調查取證過程中,最突出的問題是配偶的知情權與情人、有婚外情一方的隱私權之間的沖突。任何人的個人隱私都必須限定在合法、合乎道德和社會需求的范圍內。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不是絕對的、無原則的。對于任何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,他人有權揭露和干預。單純地了解他人的隱私,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,而不是隨意加以擴散、宣揚或者用于其他非法用途,也沒有造成損害后果的行為,不能視為侵害隱私權。
同時,應當明確,侵犯隱私權和了解隱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法律意義上的侵權,必須具備侵權的法律要件,即有非法的行為、損害后果,以及非法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。
在取證過程中,要避免采用非法手段,如擅自闖入他人住宅,否則可能會引發私闖民宅侵權問題。自家取證被法院采信的可能性較大,但不能將相關照片在公眾中傳播或對第三者進行人身侮辱,否則可能構成對第三者名譽權的侵犯。在公共場所取證,一般不會侵犯他人隱私,被法院采納的可能性也較大,但此類證據可能難以充分證明重婚或長期穩定同居行為。
總之,在上海處理婚外情合法取證問題時,要遵循法律規定,注重證據的合法性、關聯性和客觀性,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。